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明白生活
艺术与商业,往往被视为各自的对立面而存在,总是顾此失彼。然而这两样看似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在谢帆身上,却找到了奇妙的平衡点。
▲ 谢帆在画室工作
来自四川的谢帆,是一位画家,在成都与北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时他也是一位商人,在成都经营着一家名叫“明白生活”的综合空间,集买手店、咖啡馆、展览空间于一体。
作为艺术家,谢帆简单而执着,和熟悉的画廊一合作就是很多年;作为商人,他精明又热忱,考虑利弊把握商机、对喜欢的产品不遗余力地支持。
▲ 谢帆的画室
您在绘画、设计、商业等领域都有涉足,如果让您介绍自己,您会怎样描述?
•谢帆:我更乐意称自己为设计师,或者买手店买手。
那画家身份呢?
•谢帆:我离不开绘画,但我不想让它变成我的工作,所以我去做生意,开了明白生活。明白生活其实是由“明白”和“生活”组成,它传递生活方式,风格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实一开始是只叫“明白”,后来我邀请张晓刚帮我们画logo,他画完就写了“明白生活”,然后就这么用了。
▲ 张晓刚为明白生活涂鸦的logo
从一个相对“往里收”的画家到需要“打开自己”的老板,这之间的身份转换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谢帆:我没有去考虑身份的问题,我觉得艺术家是没有身份的。而且你必须打开自己,否则无法接受新的东西。
明白生活选址在成都西村大院,您个人在成都的画室也位于西村,和我们谈一谈西村这片社区吧,它哪一点最吸引你?
•谢帆:西村大院算是成都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建筑作品,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在建造之初是有整体规划的,配套运动、餐饮、创意、办公等设施。一开始对方邀请我入驻,我本人对它的理念很感兴趣,所以就答应了,而且那时周边有大面积的生活居住区,很符合我想要把“生活方式”传递出去的想法。
作为一个综合空间,和我们分享一下明白生活的室内设计及其功能分类吧!据了解,前期设计装修您都亲力亲为。
•谢帆:我构建明白生活的时候,就想把它做成像家一样的地方,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我将空间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在里面放了几个可移动的白色立方体,它们是商品展示区,也是空间的组成部分,用白色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作品、强化层次。我们的展览区和咖啡区没有明确的划分,商品也都不规律的分布,就是强调一种自在性。
▲ 明白生活,室内空间由谢帆亲自设计
那您自己的家是怎样子的?
•谢帆:我家是一栋三层建筑,一层是工作室,二层是客厅与卧室,三层是厨房与露台。这么分配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因为我没法背着成堆的画框上三楼。
聊聊你与艺术家、设计师在展览上的合作吧!
•谢帆:做展览是我们的一项持续性项目,我们关注独立艺术家、新锐设计师,尽自己所能给年轻人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这些展出的作品也起到类似家里面软装的效果,这和你挂在画廊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画廊空旷的空间令作品显得冷冰冰,而在明白空间,你会感觉它是亲近的、温暖的。
▲ 为年轻艺术家举办展览是明白生活的一项长期项目
经常光顾明白生活的都是怎样的人群?您觉得是什么吸引他/她们前来?
•谢帆:对生活方式有自己理解、渴望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人。有些客人,来过店内不下三次,第一次,只是看看,也许还不太理解我们想要传递的理念;第二次再来,慢慢的发掘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开始挑挑选选;等到第三次,就决定要购买了。他们买回一个杯子,发现自己缺一张和杯子匹配的桌子,可能回头就会考虑再买一张桌子。这是一个让家慢慢变得更好看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他们来到明白生活。
▲ 明白生活里售卖的独立设计师产品
能聊聊成都与北京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不同之处吗?您决定将明白生活开在成都而不是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谢帆:北京就是北京,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地方,你会在这里遇到任何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把明白生活开在成都是因为我的家人都在四川。
我们发现,您在绘画创作中喜欢用绢来代替传统的画布。您之所以选择绢,是因为您对这种材料好奇嘛?
•谢帆:不。我用绢作画,是因为空间感,我一直想找真实的空间。人的视网膜是平的,导致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平面的。那真实的空间是什么呢?我就要用绢来体现。绢自身的材质特点,会让画面变得通透,搁在墙壁上,画框与墙壁之间的那五公分距离,透过白色墙面的自然反光,会带来立体空间的效果。
▲ 谢帆的绘画作品,以绢代替布面
那您通过作品,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您会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能被理解吗?
•谢帆:我觉得很难遇到看不懂我作品的人。我画一棵树、一座山,它可能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可以勾起任何人对于任何地点的回忆。我将自己退出来,把空间留给看画的人。同一棵树,十个人可能有十种不同的解读,但他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读懂。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要做能被大众理解与接纳的作品。
和我们分享几位您喜欢的画家吧!
•谢帆:谢德庆、张晓刚、里希特。
那您会考虑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周边产品售卖吗?
•谢帆:不。我有一个原则:我的店里可以出现任何人的作品,除了我自己。但我们有做自己的瓷器器皿。我弟弟负责生产,我专注于瓷器材料的研究。我会去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看一些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反复尝试酸碱性的比例,只为弄明白其中奥秘,这是很微妙的。然后做一些质朴的造型。我的瓷器都是为生活而设计,造出来是给你用的,而不是过分精致摆在那里观赏。我把瓷器当做建筑来做,考虑的都是怎么才能更实用。
▲ 瓷器器皿,由谢帆本人亲自研发材料、设计造型
您在绘画之余一直有从事设计工作,艺术家的身份对于您的设计有影响吗?
•谢帆:影响肯定是有的,我在绘画方面的经历,会为我的设计带来不同的视角,一个设计师和一个画家,他们看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努力去影响一些行业。我本人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人,愿意尝试很多好玩的东西。
和我们聊聊您的团队吧!是怎样的一群人聚集到一起?
•谢帆:我在成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两位常驻店员:一位从事影像创作,一位是插画师;另有两位合作的空间设计师;然后我弟弟帮我负责瓷器生产的部分。我的员工都是艺术家,大家因为相互认同走到一起。店内的视觉、宣传片等都是两位店员负责,他们也兼任咖啡师。合作的空间设计师会定期为店内带来新的元素,我们每做一个新的活动都会在空间上做一些变动。
如果把明白生活形容为一个人,您会怎样描述他/她?
•谢帆:一个年过三十、有一定经济能力之后决定买第二套房子的人。因为你的第一套房子一般都是面积很小,里面填满廉价家具。等你到了决定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你就需要为家人考虑了,你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犒赏自己一些好看又实用的家具,让家变得更美好。
▲ 瓷器器皿,由谢帆本人亲自研发材料、设计造型
不管角色与工作怎样切换,坚持自己的生活理念、以执着的方式去探寻本质,去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白生活。
WORDS by Ladong
PHOTOS by 谢帆
▲ 谢帆在画室工作
来自四川的谢帆,是一位画家,在成都与北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时他也是一位商人,在成都经营着一家名叫“明白生活”的综合空间,集买手店、咖啡馆、展览空间于一体。
作为艺术家,谢帆简单而执着,和熟悉的画廊一合作就是很多年;作为商人,他精明又热忱,考虑利弊把握商机、对喜欢的产品不遗余力地支持。
▲ 谢帆的画室
您在绘画、设计、商业等领域都有涉足,如果让您介绍自己,您会怎样描述?
•谢帆:我更乐意称自己为设计师,或者买手店买手。
那画家身份呢?
•谢帆:我离不开绘画,但我不想让它变成我的工作,所以我去做生意,开了明白生活。明白生活其实是由“明白”和“生活”组成,它传递生活方式,风格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实一开始是只叫“明白”,后来我邀请张晓刚帮我们画logo,他画完就写了“明白生活”,然后就这么用了。
▲ 张晓刚为明白生活涂鸦的logo
从一个相对“往里收”的画家到需要“打开自己”的老板,这之间的身份转换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谢帆:我没有去考虑身份的问题,我觉得艺术家是没有身份的。而且你必须打开自己,否则无法接受新的东西。
明白生活选址在成都西村大院,您个人在成都的画室也位于西村,和我们谈一谈西村这片社区吧,它哪一点最吸引你?
•谢帆:西村大院算是成都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建筑作品,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在建造之初是有整体规划的,配套运动、餐饮、创意、办公等设施。一开始对方邀请我入驻,我本人对它的理念很感兴趣,所以就答应了,而且那时周边有大面积的生活居住区,很符合我想要把“生活方式”传递出去的想法。
作为一个综合空间,和我们分享一下明白生活的室内设计及其功能分类吧!据了解,前期设计装修您都亲力亲为。
•谢帆:我构建明白生活的时候,就想把它做成像家一样的地方,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我将空间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在里面放了几个可移动的白色立方体,它们是商品展示区,也是空间的组成部分,用白色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作品、强化层次。我们的展览区和咖啡区没有明确的划分,商品也都不规律的分布,就是强调一种自在性。
▲ 明白生活,室内空间由谢帆亲自设计
那您自己的家是怎样子的?
•谢帆:我家是一栋三层建筑,一层是工作室,二层是客厅与卧室,三层是厨房与露台。这么分配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因为我没法背着成堆的画框上三楼。
聊聊你与艺术家、设计师在展览上的合作吧!
•谢帆:做展览是我们的一项持续性项目,我们关注独立艺术家、新锐设计师,尽自己所能给年轻人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这些展出的作品也起到类似家里面软装的效果,这和你挂在画廊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画廊空旷的空间令作品显得冷冰冰,而在明白空间,你会感觉它是亲近的、温暖的。
▲ 为年轻艺术家举办展览是明白生活的一项长期项目
经常光顾明白生活的都是怎样的人群?您觉得是什么吸引他/她们前来?
•谢帆:对生活方式有自己理解、渴望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人。有些客人,来过店内不下三次,第一次,只是看看,也许还不太理解我们想要传递的理念;第二次再来,慢慢的发掘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开始挑挑选选;等到第三次,就决定要购买了。他们买回一个杯子,发现自己缺一张和杯子匹配的桌子,可能回头就会考虑再买一张桌子。这是一个让家慢慢变得更好看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他们来到明白生活。
▲ 明白生活里售卖的独立设计师产品
能聊聊成都与北京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不同之处吗?您决定将明白生活开在成都而不是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谢帆:北京就是北京,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地方,你会在这里遇到任何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把明白生活开在成都是因为我的家人都在四川。
我们发现,您在绘画创作中喜欢用绢来代替传统的画布。您之所以选择绢,是因为您对这种材料好奇嘛?
•谢帆:不。我用绢作画,是因为空间感,我一直想找真实的空间。人的视网膜是平的,导致人看到的东西都是平面的。那真实的空间是什么呢?我就要用绢来体现。绢自身的材质特点,会让画面变得通透,搁在墙壁上,画框与墙壁之间的那五公分距离,透过白色墙面的自然反光,会带来立体空间的效果。
▲ 谢帆的绘画作品,以绢代替布面
那您通过作品,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您会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能被理解吗?
•谢帆:我觉得很难遇到看不懂我作品的人。我画一棵树、一座山,它可能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可以勾起任何人对于任何地点的回忆。我将自己退出来,把空间留给看画的人。同一棵树,十个人可能有十种不同的解读,但他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读懂。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要做能被大众理解与接纳的作品。
和我们分享几位您喜欢的画家吧!
•谢帆:谢德庆、张晓刚、里希特。
那您会考虑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周边产品售卖吗?
•谢帆:不。我有一个原则:我的店里可以出现任何人的作品,除了我自己。但我们有做自己的瓷器器皿。我弟弟负责生产,我专注于瓷器材料的研究。我会去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看一些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反复尝试酸碱性的比例,只为弄明白其中奥秘,这是很微妙的。然后做一些质朴的造型。我的瓷器都是为生活而设计,造出来是给你用的,而不是过分精致摆在那里观赏。我把瓷器当做建筑来做,考虑的都是怎么才能更实用。
▲ 瓷器器皿,由谢帆本人亲自研发材料、设计造型
您在绘画之余一直有从事设计工作,艺术家的身份对于您的设计有影响吗?
•谢帆:影响肯定是有的,我在绘画方面的经历,会为我的设计带来不同的视角,一个设计师和一个画家,他们看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努力去影响一些行业。我本人是一个很有好奇心的人,愿意尝试很多好玩的东西。
和我们聊聊您的团队吧!是怎样的一群人聚集到一起?
•谢帆:我在成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两位常驻店员:一位从事影像创作,一位是插画师;另有两位合作的空间设计师;然后我弟弟帮我负责瓷器生产的部分。我的员工都是艺术家,大家因为相互认同走到一起。店内的视觉、宣传片等都是两位店员负责,他们也兼任咖啡师。合作的空间设计师会定期为店内带来新的元素,我们每做一个新的活动都会在空间上做一些变动。
如果把明白生活形容为一个人,您会怎样描述他/她?
•谢帆:一个年过三十、有一定经济能力之后决定买第二套房子的人。因为你的第一套房子一般都是面积很小,里面填满廉价家具。等你到了决定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你就需要为家人考虑了,你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犒赏自己一些好看又实用的家具,让家变得更美好。
▲ 瓷器器皿,由谢帆本人亲自研发材料、设计造型
不管角色与工作怎样切换,坚持自己的生活理念、以执着的方式去探寻本质,去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白生活。
WORDS by Ladong
PHOTOS by 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