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
百科:鸡桑(学名:MorusaustralisPoir.a)是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无刺;冬芽具芽鳞,呈覆瓦状排列。叶互生,边缘具锯齿,全缘至深裂,基生叶脉三至五出,侧脉羽状;托叶侧生,早落。花雌雄异株或同株,或同株异序,雌雄花序均为穗状;雄花,花被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被片对生,在花芽时内折,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花被片覆瓦状排列,结果时增厚为肉质,种子近球形,胚乳丰富,胚内弯,子叶椭圆形,胚根向上内弯。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朝鲜、日本、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及印度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500-1000米石灰岩山地或林缘及荒地。
韧皮纤维可以造纸,果食成熟时味甜可食。
桑叶为家蚕主要饲料;木材纹理细致,色泽美观,可以作工艺用材;果实可以生食或酿酒,茎及树皮可提取桑色素;各部可供药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冬芽大,圆锥状卵圆形。叶卵形,长5-14厘米,宽3.5-12厘米,先端急尖或尾状,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不分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生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叶柄长1-1.5厘米,被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雄花序长1-1.5厘米,被柔毛,雄花绿色,具短梗,花被片卵形,花药黄色;雌花序球形,长约1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雌花花被片长圆形,暗绿色,花柱很长,柱头2裂,内面被柔毛。聚花果短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产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朝鲜、日本、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及印度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500-1000米石灰岩山地或林缘及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