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ex Hook.f.

百科:非洲菊(学名:GerberajamesoniiBolus)是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网脉略明显;叶柄具粗纵棱,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花托扁平,蜂窝状,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瘦果圆柱形,密被白色短柔毛。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原产南非及斯威士兰,世界各地有引进栽培。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繁殖方法有分株和播种。
该种花大而色泽艳丽,可被用于切花、盆栽及庭院装饰。
(概述图来源:)
介绍: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
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厘米,宽5-6厘米,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
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厘米,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厘米;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直径可达2厘米;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或钻形,顶端尖,长8-10毫米,宽约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尾尖,长10-14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直径6-8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2-4毫米,顶端具3齿,内2裂丝状,卷曲,长4-5毫米,花冠管短,长约为舌片的1/8,退化雄蕊丝状,长3-4毫米,伸出于花冠管之外;内层雌花比两性花纤细,管状二唇形,长6-7毫米,二唇等长,外唇具3细齿或有时为2齿和1裂片,内唇2深裂,裂片线形,长约4毫米,卷曲,退化雄蕊4-5枚,线形或丝状,藏于花冠管内;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长8-9毫米,外唇大,具3齿,内唇2深裂,裂片通常宽,卷曲;花药长约4毫米,具长尖的尾部;雌花和两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顶端钝,长不足1毫米。
瘦果圆柱形,长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长6-7毫米,基部联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分布:原产南非的普马兰加省,豪登省和林波波省及斯威士兰。
引进的地区及国家有喀麦隆,哥斯达黎加,爪哇岛,牙买加,古巴,海地岛,尼加拉瓜,巴拿马,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斐济,澳大利亚,土布艾岛,毛里求斯,留尼汪,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缅甸,印度,爱沙尼亚,越南,韩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