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

百科:野甘草Scopariadulcis在全球分布范围广泛,被多个国家的民族药收载且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印度)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关注较少,致使其资源日益减少。对野甘草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其未来在药品与食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充分发掘其药用潜力,又可以丰富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宝库。
介绍:直立草本或为半灌木状,高可达100厘米,茎多分枝,枝有棱角及狭翅,无毛。叶对生或轮生,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者达35毫米,宽者达15毫米,枝上部叶较小而多,顶端钝,基部长渐狭,全缘而成短柄,前半部有齿,齿有时颇深多少缺刻状而重出,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朵或更多成对生于叶腋,花梗细,长5-10毫米,无毛;无小苞片,萼分生,齿4,卵状矩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有钝头,具睫毛,花冠小,白色,直径约4毫米,有极短的管,喉部生有密毛,瓣片4,上方1枚稍稍较大,钝头,而缘有啮痕状细齿,长约2-3毫米;雄蕊4,近等长,花药箭形,花柱挺直,柱头截形或凹入。蒴果卵圆形至球形,直径2-3毫米,室间室背均开裂,中轴胎座宿存。
分布:【原产地】:美洲热带
【入侵地】: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香港,澳门,海南,云南,上海
【入侵时间及地点】:19世纪在香港归化。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原产美洲热带,现已广布于全球热带。喜生于荒地、路旁,亦偶见于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