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Vitex trifolia L.
百科:蔓荆(拉丁学名:VitextrifoliaL.),又名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中药大辞典》,三叶蔓荆、万荆子《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属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嫩枝四方形。掌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倒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花冠淡紫色,果实球形,成熟后黑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中国沿海各省和云南;印度,日本,菲律宾以至大洋洲北部也有。生于海拔300~1600m的江边、河边、村寨附近灌木丛中。
药用部位为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置阴凉干燥处贮藏。药用别名:蔓荆实、荆子、白背杨、白布荆。治感冒风热、神经性头痛,风湿骨痛;蔓荆的果实又可提取芳香油。
介绍: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9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
圆锥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
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
分布:产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印度、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