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刺头Echinops sphaerocephalus

百科:蓝刺头(Echinopssphaerocephalus)为菊科蓝刺头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苏联(中亚、高加索、西伯利亚)、欧洲中部及南部及苏格兰也有广泛分布。兰刺头在苏格兰被誉为“国花”。我国约有蓝刺头属植物10余种,主产西北至东北。本种模式标本采自意大利。 蓝刺头为多年生粗壮草本,株高50-150厘米,外形似蓟,茎和叶背多少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常羽状齿裂或深裂,齿和裂片有刺;全部小花聚合成稠密、圆球状的复头状花序,亮蓝色,小花花冠5深裂,裂片线形,总苞由刺状外苞片和线形或披针形的内苞片组成,下有俯垂而藏于花序底的叶状苞片;瘦果长形,四棱形或圆柱形,常被长柔毛,顶端有短鳞片多枚。花果期8-9月。 蓝刺头是一种良好的夏花型宿根花卉,也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介绍: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单生,上部分枝长或短,粗壮,全部茎枝被稠密的多细胞长节毛和稀疏的蛛丝状薄毛。 基部和下部茎叶全形宽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半裂,侧裂片3-5对,三角形或披针形,边缘刺齿,顶端针刺状渐尖,向上叶渐小,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并等样分裂。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异色,上面绿色,被稠密短糙毛,下面灰白色,被薄蛛丝状绵毛,但沿中脉有多细胞长节毛。 复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直径4-5.5厘米。头状花序长2厘米。基毛长1厘米,为总苞长度之半,白色,扁毛状,不等长。外层苞片稍长于基毛,长倒披针形,上部椭圆形扩大,褐色,外面被稍稠密的短糙毛及腺点,边缘有稍长的缘毛,顶端针芒状长渐尖,爪部下部有长达4毫米的长缘毛;中层苞片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1厘米,边缘有长缘毛,外面有稠密的短糙毛;内层披针形,长8毫米,外面被稠密的短糙毛,顶端芒齿裂或芒片裂,中间芒裂较长。全部苞片14-18个。小花淡蓝色或白色,花冠5深裂,裂片线形,花冠管无腺点或有稀疏腺点。瘦果倒圆锥状,长约7毫米,被黄色的稠密顺向贴伏的长直毛,不遮盖冠毛。冠毛量杯状,高约1.2毫米;冠毛膜片线形,边缘糙毛状,大部结合。花果期8-9月。
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山西、陕西和新疆天山地区。苏联(中亚、高加索、西伯利亚)、欧洲中部及南部也有广泛分布。 在北京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海拔1200~2000m的高山草甸及山地阳坡,如房山县上方山,昌平县南口,百花山、东灵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