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桑Morus mongolica Schneid.
百科:蒙桑(学名:MorusmongolicaSchneid.)是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无刺;冬芽具芽鳞,呈覆瓦状排列。叶互生,边缘具锯齿,全缘至深裂,基生叶脉三至五出,侧脉羽状;托叶侧生,早落。花雌雄异株或同株,或同株异序,雌雄花序均为穗状;雄花,花被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被片对生,在花芽时内折,退化雌蕊陀螺形;雌花,花被片覆瓦状排列,结果时增厚为肉质,种子近球形,胚乳丰富,胚内弯,子叶椭圆形,胚根向上内弯。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生于海拔800-1500米山地或林中。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
韧皮纤维系高级造纸原料,脱胶后可作纺织原料;根皮入药。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小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暗红色,老枝灰黑色;冬芽卵圆形,灰褐色。叶长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三角形单锯齿,稀为重锯齿,齿尖有长刺芒,两面无毛;叶柄长2.5-3.5厘米。雄花序长3厘米,雄花花被暗黄色,外面及边缘被长柔毛,花药2室,纵裂;雌花序短圆柱状,长1-1.5厘米,总花梗纤细,长1-1.5厘米。雌花花被片外面上部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花柱长,柱头2裂,内面密生乳头状突起。聚花果长1.5厘米,成熟时红色至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