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

百科:胡枝子(拉丁学名:LespedezabicolorTurcz.)又名:萩、胡枝条、扫皮、随军茶等,属蔷薇目,豆科胡枝子属直立灌木,分枝多、卵状叶片,花冠为红紫色。荚果斜卵形。花期8月,果熟期9-10月。 可作绿肥及饲料。根为清热解毒药,治疮疗、蛇伤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解毒;增强肠道功能。富含纤维素,具有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可防治便秘、痔疮等疾病,具有很高药用价值。 (概述图参考资料来源:)
介绍:直立灌木,高1-3米,多分枝,小枝黄色或暗褐色,有条棱,被疏短毛;芽卵形,长2-3毫米,具数枚黄褐色鳞片。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2枚,线状披针形,长3-4.5毫米;叶柄长2-7(-9)厘米;小叶质薄,卵形、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6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圆或微凹,稀稍尖,具短刺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色淡,被疏柔毛,老时渐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比叶长,常构成大型、较疏松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4-10厘米;小苞片2,卵形,长不到1厘米,先端钝圆或稍尖,黄褐色,被短柔毛;花梗短,长约2毫米,密被毛;花萼长约5毫米,5浅裂,裂片通常短于萼筒,上方2裂片合生成2齿,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外面被白毛;花冠红紫色,极稀白色(var.albaBean),长约10毫米,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较短,近长圆形,基部具耳和瓣柄,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先端钝,基部具较长的瓣柄;子房被毛。 荚果斜倒卵形,稍扁,长约10毫米,宽约5毫米,表面具网纹,密被短柔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分布于朝鲜、日本、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生于海拔150-1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灌丛及杂木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