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

百科:红豆树,(拉丁文名:OrmosiahosieiHemsl.etWils.),属豆科、红豆属。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因种子皮色鲜红而得名。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无色。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野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理气,通经。主治疝气,腹痛,血滞,闭经。
介绍:常绿或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幼时有黄褐色细毛,后变光滑;冬芽有褐黄色细毛。奇数羽状复叶,长12.5-23厘米;叶柄长2-4厘米,叶轴长3.5-7.7厘米,叶轴在最上部一对小叶处延长0.2-2厘米生顶小叶;小叶(1-)2(-4)对,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稀近圆形,长3-10.5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叶疏被细毛,老则脱落无毛或仅下面中脉有疏毛,侧脉8-10对,和中脉成60°角,干后侧脉和细脉均明显凸起成网格;小叶柄长2-6毫米,圆形,无凹槽,小叶柄及叶轴疏被毛或无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5-20厘米,下垂;花疏,有香气;花梗长1.5-2厘米;花萼钟形,浅裂,萼齿三角形,紫绿色,密被褐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倒卵形,长1.8-2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均为长椭圆形;雄蕊10,花药黄色;子房光滑无毛,内有胚珠5-6粒,花柱紫色,线状,弯曲,柱头斜生。荚果近圆形,扁平,长3.3-4.8厘米,宽2.3-3.5厘米,先端有短喙,果颈长约5-8毫米,果瓣近革质,厚约2-3毫米,干后褐色,无毛,内壁无隔膜,有种子1-2粒;种子近圆形或椭圆形,长1.5-1.8厘米,宽1.2-1.5厘米,厚约5毫米,种皮红色,种脐长约9-10毫米,位于长轴一侧。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 黔江发现千年红豆树王 2017年4月,重庆市黔江区林业局在对全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时发现了一株1200年的“红豆树王”,由于树龄较长,树洞已空心,树洞可同时容纳十位成年人。 这株红豆树生长在在黔江区杉岭乡尖山子村,经测量,树高达27米,胸径1.83米,是黔江区最大的红豆树。据考证,这棵红豆树生长了1200年,有可能是重庆树龄最大的一棵红豆树。让人称奇的是,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剥蚀,虽然树心已空,但是红豆树依然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