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 (Lindl.) Stein

百科:紫纹兜兰(学名:Paphiopedilumpurpuratum)兰科,兜兰属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叶基生;数枚至多枚,叶片带形、革质。花葶从叶丛中长出,花苞片非叶状;子房顶端常收狭成喙状;花大而艳丽,有种种色泽;中萼直立,花粉粉质或带粘性,退化雄蕊扁平;柱头肥厚,下弯,柱头面有乳突,果实为蒴果。10月至次年1月开花。 兜兰花比较雅致,色彩比较庄重,色及带有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花瓣较厚,花朵开放期比较长。属观赏类花草。 (概述用图为紫纹兜兰植物,参考资料来源)
介绍: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叶基生,二列,3-8枚;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8厘米,宽2.3-4.2厘米,先端近急尖并有2-3个小齿,上面具暗绿色与浅黄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互相套叠,边缘略有缘毛。 花葶直立,长12-23厘米,紫色,密被短柔毛,顶端生1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围抱子房,长1.6-2.4厘米,宽约1厘米,背面被柔毛,边缘具长缘毛;花梗和子房长3-6厘米,密被短柔毛;花直径7-8厘米;中萼片白色而有紫色或紫红色粗脉纹,合萼片淡绿色而有深色脉,花瓣紫红色或浅栗色而有深色纵脉纹、绿白色晕和黑色疣点,唇瓣紫褐色或淡栗色,退化雄蕊色泽略浅于唇瓣并有淡黄绿色晕;中萼片卵状心形,长与宽各为2.5-4厘米,先端短渐尖,边缘外弯并疏生缘毛,背面被短柔毛;合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8厘米,宽9-13毫米,先端渐尖,背面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花瓣近长圆形,长3.5-5厘米,宽1-1.6厘米,先端渐尖,上面仅有疣点而通常无毛,边缘有缘毛;唇瓣倒盔状,基部具宽阔的、长1.5-1.7厘米的柄;囊近宽长圆状卵形,向末略变狭,长2-3厘米,宽2.5-2.8厘米,囊口极宽阔,两侧各具1个直立的耳,两耳前方的边缘不内折,囊底有毛,囊外被小乳突;退化雄蕊肾状半月形或倒心状半月形,长约8毫米,宽约1厘米,先端有明显凹缺,凹缺中有1-3个小齿,上面有极微小的乳突状毛。花期10月至次年1月。[2-3]
分布:产中国广东南部(阳春)、香港、广西南部(上思十万大山)和云南东南部(文山)。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香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