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

百科:温度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 土壤 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为5.5~7.8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水分 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在采笋期过于干旱,必然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块应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介绍: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茎直立,质硬,稍带白粉,无毛,多分枝。退化叶常呈膜质鳞片状,质硬;稍带白粉,无毛,多分支。退化叶常呈腊质鳞片状,白色,生于小枝或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线状针形,细而软,长1-1。5厘米。雌雄异株;花通常2朵,着生于小村骐培或与叶状枝同生一簇,花柄有节;花被6,淡黄绿色,长椭圆形,中间有1明显的中脉;雄蕊6枚;花梗长约1厘米;雌花略小,柱头3裂。浆果红色。种子黑色。花期5-7月,查清期8-10月。干燥根呈细长圆锥形或长柱形,不分枝,多扭曲,长8-14厘米,上部直径约8毫米。表面浅黄棕 色,有深纵使 皱上端略膨大,少数残留茎期。质硬脆,断面淡棕色,角质,中心有明显的类白色中柱。味微甘苦。
分布:我国新疆西北部(塔城)有野生的,其他地区多为栽培,少数也有变为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