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蕨
百科:盾蕨,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片厚纸质,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基部较宽,侧脉明显;叶柄细而坚硬,呈栗色。孢子囊群较大,圆形,在叶背的侧脉两侧排列不整齐。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散射光利于其生长,但不能忍受强光直射。耐寒冷及干旱。产于福建、浙江、安徽。
介绍: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生鳞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头,边缘有疏锯齿。叶远生;叶柄长10-20厘米,密被鳞片;叶片卵状,基部圆形,宽7-12厘米,渐尖头,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干后厚纸质,上面光滑,下面多少有小鳞片。主脉隆起,侧脉明显,开展直达叶边,小脉网状,有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主脉两侧排成不整齐的多行,或在侧脉间排成不整齐的一行,幼时被盾状隔丝覆盖。
分布:产福建(南平、崇安、连城、南靖、建阳、建宁)、浙江(鄞县、庆元、龙泉、孝丰、淳安、寿昌)、江苏(宜兴、溧阳)、安徽(霍山、祁门)、江西(庐山、瑞金、广昌、井冈山、铜古、安福、南丰、德兴、铅山、萍乡、修水、遂川、宜黄、寻乌、乐丰、石城、玉山、会昌、上饶、大余)、湖南(宜章、永顺、南岳、新宁、武岗、宁远、黔阳、韶山、大庸、怀化、城步、衡山)、湖北(巴东、合丰、谷城)、河南(伏牛山、太行山)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乐昌、连县、乳源)、广西(龙胜、临桂、大苗山、百色)、贵州(雷山、罗甸、凯里、印江、贵平、江口、榕江、独山、赤水)、四川(雷波、峨眉山、雅安、天全、巫溪、屏山、洪雅、相岭)、云南(西畴、蒙自、麻栗坡、景东、双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