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

百科:白花蛇舌草(学名:Hedyotisdiffusa)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
介绍:白花蛇舌草叶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白花蛇舌草花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2裂,裂片广展,有乳头状凸点。
白花蛇舌草果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萼管球形,长1.5毫米,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顶部渐尖,具缘毛;冠管长1.5-2毫米,喉部无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钝;种子每室约10粒,具棱,干后深褐色,有深而粗的窝孔。[3-4]
(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分布:在中国产于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安徽、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热带亚洲,西至尼泊尔,日本亦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