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槠Castanopsis eyrei

百科:甜槠又称园槠,壳斗科常绿大乔木,遍生山地。甜槠的果实叫甜槠子,霜后坠地。《福建通志》说邵武、泰宁一带的习俗是“以其子为果品;磨之作冻,尤佳”。甜槠生吃,味甘甜;加盐炒食味道更佳,代替瓜子是客家冬日闲暇时的零食,而磨粉蒸糕,是饥年常见的救荒食品,也是极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介绍:植株 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大树的树皮纵深裂,厚达1厘米,块状剥落,小枝有皮孔甚多,枝、叶均无毛。 叶 叶革质,卵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5-13厘米,宽1.55.5厘米,顶部长渐尖,常向一侧弯斜,基部一侧较短或甚偏斜,且稍沿叶柄下延,压干后常一侧叠褶,有时兼有两侧对称的叶,全缘或在顶部有少数浅裂齿,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稍凸起,其余平坦,很少裂缝状浅凹陷,侧脉每边8-11条,甚纤细,当年生叶两面同色,二年生叶的叶背常带淡薄的银灰色;叶柄长7-10毫米,稀更长。 花 雄花序穗状或圆锥花序,花序轴无毛,花被片内面被疏柔毛;雌花的花柱3或2枚。 果 果序轴横切面径2-5毫米;壳斗有1坚果,阔卵形,顶狭尖或钝,连刺径长20-30毫米,2-4瓣开裂,壳壁厚约1毫米,刺长6-10毫米,壳斗顶部的刺密集而较短,通常完全遮蔽壳斗外壁,刺及壳壁被灰白色或灰黄色微柔毛,若壳斗近圆球形,则刺较疏少,近轴面无刺;坚果阔圆锥形,顶部锥尖,宽10-14毫米,无毛,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 花果期 花期4-6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等;但海南、云南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