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 (Turcz.) Berger

百科:瓦松〔学名:Orostachysfimbriatus(Turcz.)Berger〕:景天科瓦松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有刺,线形至披针形,总状紧密花序,紧密,可呈宽20厘米的金字塔形;花梗长可达1厘米,萼片长圆形,花瓣红色,披针状椭圆形,花药紫色;近四方形,蓇葖长圆形,喙细,子细小卵形多数,8-9月开花,9-10月结果。 中国分布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多省。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在甘肃、青海可到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坡石上或屋瓦上。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为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瓦松具有优异的观赏应用价值:瓦松可作为花坛花卉植于山坡、岩石园或屋顶,是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野生花卉。 瓦松性平,味酸;有毒。有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之功能。用于泻痢、便血、月经不调、疮不收口。 (概述图片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二年生草本。一年生莲座丛的叶短;莲座叶线形,先端增大,为白色软骨质,半圆形,有齿。 二年生花茎一般高10-20厘米,小的只长5厘米,高的有时达40厘米;叶互生,疏生,有刺,线形至披针形,长可达3厘米,宽2-5毫米。 花序总状,紧密,或下部分枝,可呈宽20厘米的金字塔形;苞片线状渐尖;花梗长达1厘米,萼片5,长圆形,长1-3毫米;花瓣5,红色,披针状椭圆形,长5-6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1毫米合生;雄蕊10,与花瓣同长或稍短,花药紫色;鳞片5,近四方形,长0.3-0.4毫米,先端稍凹。蓇葖5,长圆形,长5毫米,喙细,长1毫米;种子多数,卵形,细小。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于中国湖北、安徽、江苏、浙江、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