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Stachys japonica Miq.

百科:水苏(学名:StachysjaponicaMiq.),是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8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茎。茎单一,直立,四棱形,具槽,在稜及节上被小刚毛,余部无毛。茎叶长圆状宽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3厘米,叶柄明显,长3-17毫米;苞叶披针形,无柄,近于全缘;轮伞花序,6-8花;小苞片刺状,微小,无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疏被微柔毛;花萼钟形,花冠粉红或淡红紫色,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花柱丝状,花盘平顶;子房黑褐色,无毛;小坚果卵珠状,棕褐色,无毛。花期5-7月,果期7月以后。产于辽宁、江苏、日本等地,生于海拔230米以下的水沟、河岸等湿地上。 水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历代医书有所收录。全草或根入药,治百日咳、扁桃体炎等症。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介绍: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茎。茎单一,直立,基部多少匍匐,四棱形,具槽,在稜及节上被小刚毛,余部无毛。 叶:茎叶长圆状宽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3厘米,先端微急尖,基部圆形至微心形,边缘为圆齿状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叶柄明显,长3-17毫米,近茎基部者最长,向上渐变短;苞叶披针形,无柄,近于全缘,向上渐变小,最下部者超出轮伞花序,上部者等于或短于轮伞花序。 花:轮伞花序6-8花,下部者远离,上部者密集组成长5-13厘米的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微小,长约1毫米,无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疏被微柔毛。花萼钟形,连齿长达7.5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肋上杂有疏柔毛,稀毛贴生或近于无毛,内面在齿上疏被微柔毛,余部无毛,10脉,不明显,齿5,等大,三角状披针形,先端具刺尖头,边缘具缘毛。花冠粉红或淡红紫色,长约1.2厘米,冠筒长约6毫米,几不超出于萼,外面无毛,内面在近基部1/3处有微柔毛毛环及在下唇下方喉部有鳞片状微柔毛,前面紧接在毛环上方呈囊状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倒卵圆形,长4毫米,宽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无毛,下唇开张,长7毫米,宽6毫米,外面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3裂,中裂片最大,近圆形,先端微缺,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先端略增大,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极叉开。花柱丝状,稍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子房黑褐色,无毛。 果:小坚果卵珠状,棕褐色,无毛。 花期5-7月,果期7月以后。[3-4]
分布: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苏联、日本也有。 生于水沟、河岸等湿地上,海拔在230米以下。 模式标本采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