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er
百科:水石榕(学名:ElaeocarpushainanensisOliver),又名“水柳树”“海南胆八树”“海南杜英”,是杜英科,杜英属下的常绿小乔木。叶革质,聚生于枝顶,狭披针形至倒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倒卵形;核果纺锤形,花期6-7月。
水石榕性喜高温、多湿的环境,生于低湿处及山谷水边,分布于中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地以及越南。因其株形茂盛,花密,适于作庭院风景树,也可盆栽观赏。
(概述图来源:)
介绍:小乔木,具假单轴分枝,树冠宽广;嫩枝无毛。
叶革质,狭窄倒披针形,长7-15cm,宽1.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幼时上下两面均秃净,老叶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下面浅绿色,侧脉14-16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下面稍突起,边缘密生小钝齿;叶柄长1-2cm。
总状花序生当年枝的叶腋内,长5-7cm,有花2-6朵;花较大,直径3-4cm;苞片叶状,无柄,卵形,长1cm,宽7-8mm,两面有微毛,边缘有齿突,基部圆形或耳形,有网状脉及侧脉,宿存;花柄长约4cm,有微毛;萼片5片,披针形,长约2cm,被柔毛;花瓣白色,与萼片等长,倒卵形,外侧有柔毛,先端撕裂,裂片30条,长4-6mm;雄蕊多数,约和花瓣等长,有微毛,药隔突出成芒刺状,长4mm;花盘多裂而连续,围着子房基部;子房2室,无毛,花柱长1cm,有毛;胚珠每室2颗。
核果纺锤形,两端尖,长约4cm,中央宽1-1.2cm;内果皮坚骨质,表面有浅沟,腹缝线2条,厚1.5mm,1室;种子长2cm。花期6-7月。
分布:水石榕产于海南、广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在越南、泰国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