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百科:毛茛(学名:RanunculusjaponicusThunb.)是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多数簇生。茎直立,高可达70厘米,叶片圆心形或五角形,基部心形或截形,中裂片倒卵状楔形或宽卵圆形或菱形,两面贴生柔毛,叶柄生开展柔毛。裂片披针形,有尖齿牙或再分裂;聚伞花序有多数花,疏散;花贴生柔毛;萼片椭圆形,生白柔毛;花瓣倒卵状圆形,花托短小,无毛。聚合果近球形,瘦果扁平,4月至9月花果期。 该种在中国除西藏外,各省区广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于田沟旁和林缘路边的湿草地上,海拔200-2500米。 该种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为发泡剂和杀菌剂,捣碎外敷,可截疟、消肿及治疮癣。[1-2]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簇生。茎直立,高30-70厘米,中空,有槽,具分枝,生开展或贴伏的柔毛。 基生叶多数;叶片圆心形或五角形,长及宽为3-10厘米,基部心形或截形,通常3深裂不达基部,中裂片倒卵状楔形或宽卵圆形或菱形,3浅裂,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侧裂片不等地2裂,两面贴生柔毛,下面或幼时的毛较密;叶柄长达15厘米,生开展柔毛。下部叶与基生叶相似,渐向上叶柄变短,叶片较小,3深裂,裂片披针形,有尖齿牙或再分裂;最上部叶线形,全缘,无柄。 聚伞花序有多数花,疏散;花直径1.5-2.2厘米;花梗长达8厘米,贴生柔毛;萼片椭圆形,长4-6毫米,生白柔毛;花瓣5,倒卵状圆形,长6-11毫米,宽4-8毫米,基部有长约0.5毫米的爪,蜜槽鳞片长1-2毫米;花药长约1.5毫米;花托短小,无毛。 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瘦果扁平,长2-2.5毫米,上部最宽处与长近相等,约为厚的5倍以上,边缘有宽约0.2毫米的棱,无毛,喙短直或外弯,长约0.5毫米。花果期4月至9月。
分布:除西藏外,中国各省区广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于田沟旁和林缘路边的湿草地上,海拔200-2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