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

百科:杜若,(拉丁文名:PolliajaponicaThunb.),别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直立或上升草本,高50—90厘米,有细长的横走根茎。叶常聚集于茎顶,长11一18厘米,宽4—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暗绿色,表面粗糙,背面有细毛;无柄或基部渐狭而成带翅的叶柄。顶生圆锥花序常由轮生的聚伞花序组成,轮与轮之间较疏离,有长总梗,梗有白色细毛,花柄长2—4毫米,有1膜质披针形的苞片;花红色。果圆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暗蓝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种在分布区边缘的广东北部,有相当多的个体(大约略过一半)聚伞花序仅数个,不成轮排列,雄蕊常有1-2枚退化,花药无粉。它们很容易被误订为Polliasorzogonensis(E.Mey.)Endl.,但毕竟它们花序远远伸出上部叶子,而且能育雄蕊多于3枚。
介绍: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
茎直立或上升,粗壮,不分枝,高30-80厘米,被短柔毛。
叶鞘无毛;叶无柄或叶基渐狭,而延成带翅的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3-7厘米,基部楔形,顶端长渐尖,近无毛,上面粗糙。
蝎尾状聚伞花序长2-4厘米,常多个成轮排列,形成数个疏离的轮,也有不成轮的,一般地集成圆锥花序,花序总梗长15-30厘米,花序远远地伸出叶子,各级花序轴和花梗被相当密的钩状毛;总苞片披针形,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3枚,长约5毫米,无毛,宿存;花瓣白色,倒卵状匙形,长约3毫米;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或有时3枚略小些,偶有1-2枚不育的。
果球状,果皮黑色,直径约5毫米,每室有种子数颗。
种子灰色带紫色。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产台湾、福建、浙江、安徽南部(黄山、休宁)、江西、湖北西南部(宣恩、来凤)、湖南、广东北部(大埔、和平、南雄、英德、仁化、乳源、阳山、连县)、广西(大苗山、龙胜、三江、全州、武鸣、来宾、天峨、岭溪、宜山、金秀、贺县、凌云、罗城)、贵州(梵净山、凯里、榕江、独山、兴仁)、重庆(彭水、北碚缙云山)。
日本、朝鲜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