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百科:川赤芍(学名:PaeoniaveitchiiLynch):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直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花2-4朵,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花瓣6-9,倒卵形,长3-4厘米,宽1.5-3厘米,紫红色或粉红色。花期5-6月,果期7月。
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的西藏、甘肃、青海、四川、陕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800至3,7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林下草丛中、路旁及山坡疏林中,是较矮小的芍药属品种。根可药用,含芍药甙,有活血通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功效。(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介绍:川赤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直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少有1米以上,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至披针形,宽4-16毫米,顶端渐尖,全缘,表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3-9厘米。
花2-4朵,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而叶腋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长1.7厘米,宽1-1.4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3-4厘米,宽1.5-3厘米,紫红色或粉红色;花丝长5-10毫米;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3(-5),密生黄色绒毛。蓇葖长1-2厘米,密生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月。
分布:分布于中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南部。在四川生海拔2550-37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中及路旁,在其它地区生海拔1800-2800米的山坡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