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麻Trema tomentosa (Roxb.) Hara

百科:山黄麻(学名:Trematomentosa(Roxb.)Hara)是榆科,山黄麻属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叶片纸质或薄革质,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稀宽披针形,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近于同色,叶面极粗糙,叶柄毛被同幼枝;托叶条状披针形,花被片卵状矩圆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缘毛,花具短梗,在果时增长,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种子阔卵珠状,压扁,3-6月开花,9-11月结果,在热带地区,几乎四季开花。 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和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至南部。非洲东部、不丹、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亦有分布。生于海拔100-2000米湿润的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旷的山坡。 韧皮纤维可作人造棉、麻绳和造纸原料;树皮含鞣质,可提栲胶;木材供建筑、器具及薪炭用;叶表皮粗糙,可作砂纸用。也常成为次生林的先锋植物。根秋、冬季采收;叶全年采收。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小乔木,高达10米,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平滑或细龟裂;小枝灰褐至棕褐色,密被直立或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 叶纸质或薄革质,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稀宽披针形,长7-15(-20)厘米,宽3-7(-8)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稀锐尖,基部心形,明显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近于同色,干时常灰褐色至棕褐色,叶面极粗糙,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叶背有密或较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茸毛),有时稀疏地混生褐红色(干时)串珠毛,基出脉3,侧生的一对达叶片中上部,侧脉4-5对;叶柄长7-18毫米,毛被同幼枝;托叶条状披针形,长6-9毫米。 雄花序长2-4.5厘米,毛被同幼枝;雄花直径1.5-2毫米,几乎无梗,花被片5,卵状矩圆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缘毛,雄蕊5,退化雌蕊倒卵状矩圆形,压扁,透明,在其基部有一环细曲柔毛。雌花序长1-2厘米;雌花具短梗,在果时增长,花被片5-4,三角状卵形,长1-1.5毫米,外面疏生细毛,在中肋上密生短粗毛,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在背面中肋上有细毛。 核果宽卵珠状,压扁,直径2-3毫米,表面无毛,成熟时具不规则的蜂窝状皱纹,褐黑色或紫黑色,具宿存的花被。种子阔卵珠状,压扁,直径1.5-2毫米,两侧有棱。花期3-6月,果期9-11月,在热带地区,几乎四季开花。
分布: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和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至南部。也分布于非洲东部、不丹、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生于海拔100-2000米湿润的河谷和山坡混交林中,或空旷的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