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牵牛

百科:Ipo-moeanil(Pharbitisnil),别名裂叶牵牛。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30。在中国,牵牛药用有悠久历史,北宋初年传入日本。1664年以后,在日本开始观赏栽培,1883年起栽培盛行,出现变化型品种系统,花冠有细裂、扭曲、重瓣等等变化,叶形也多变化,外观几乎与牵牛原貌迥异。因为变化型品种繁育栽培技术繁难,第二次大战后已近绝迹。20世纪初,大花型品种系统发展起来,花径达20cm,需用特殊的盆栽方法。日本在大花牵牛的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栽培也很普及。
介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体有长柔毛。叶心状宽卵形,通常3裂,中央裂片长圆形,两侧裂片常不规则;中央裂片基部常不向中脉凹入;叶片两面有长柔毛。花1~3朵,簇生叶腋,花柄长1~1.2cm;苞片2,线形;萼片5,长披针形,长3.2cm,3枚略宽,2枚略狭,基部有白色长柔毛;花冠紫红色或粉红色,边缘常有白色的边,直径9~10cm。蒴果球形;种子三棱形,凸面皱,有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原产亚洲和非洲热带,现在世界各地多有栽培,而以日本为多。喜温暖向阳环境,不耐寒,能耐干旱和瘠薄,以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更好。常能自播繁衍。为短日照植物,在20℃下,经短日处理,很快花芽分化而开花。花朵通常清晨开放,不到中午即萎缩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