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桃花Urena lobata L.

百科:地桃花(学名:UrenalobataLinn.)是锦葵科,梵天花属直立亚灌木状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小枝被星状绒毛。茎下部的叶片近圆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的叶卵形,叶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叶柄被灰白色星状毛;托叶线形,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淡红色,花梗被绵毛;小苞片基部1/3合生;花萼杯状,裂片较小苞片略短,两者均被星状柔毛;花瓣倒卵形,果扁球形,7-10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和日本等地区也有分布。喜生于干热的空旷地、草坡或疏林下。 该种茎皮富含坚韧的纤维,供纺织和搓绳索,常用为麻类的代用品;根作药用,煎水点酒服可治疗白痢。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介绍:直立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小枝被星状绒毛。 茎下部的叶近圆形,长4-5厘米,宽5-6厘米,先端浅3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的叶卵形,长5-7厘米,3-6.5厘米;上部的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叶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叶柄长1-4厘米,被灰白色星状毛;托叶线形,长约2毫米,早落。 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淡红色,直径约15毫米;花梗长约3毫米,被绵毛;小苞片5,长约6毫米,基部1/3合生;花萼杯状,裂片5,较小苞片略短,两者均被星状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约15毫米,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15毫米,无毛;花柱枝10,微被长硬毛。 果扁球形,直径约1厘米,分果爿被星状短柔毛和锚状刺。花期7-10月。
分布: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分布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和日本等地区。 河北(路南),江苏,浙江(平阳、开化、龙泉),安徽(休宁、祁门、东至、青阳),福建(福州、永泰、厦门、大田、泰宁、永安、德化、云霄、南靖、华安、龙海、南平、延平、顺昌、武夷山、建阳、龙岩、长汀、连城),江西(新建、萍乡、九江、武宁、修水、贵溪、大余、上犹、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寻乌、石城、瑞金、吉安、遂川、安福、永新、奉新、宜丰、靖安、铜鼓、高安、资溪、广丰、玉山、铅山、德兴),湖北(恩施、利川、巴东、宣恩、来凤、鹤峰),湖南(炎陵、南岳、衡山、祁东、洞口、绥宁、新宁、城步、慈利、南县、桃江、安化、宜章、东安、双牌、江永、芷江、洪江、湘西、永顺),广东(广州、番禺、从化、始兴、翁源、新丰、南雄、深圳、宝安、高明、台山、徐闻、茂名、高州、肇庆、怀集、封开、德庆、高要、惠州、博罗、惠东、大埔、蕉岭、兴宁、海丰、连平、和平、阳春、阳山、连山、连山、英德、连州、新兴、郁南、罗定),广西(南宁、邕宁、武鸣、柳州、鹿寨、桂林、阳朔、临桂、兴安、平乐、梧州、苍梧、北海、上思、钦州、平南、博白、百色、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贺州、昭平、金秀、宁明、龙州),海南(三亚、五指山、万宁、东方、定安、澄迈、白沙、昌江、乐东、陵水、保亭、琼中),重庆(北碚、南川、武隆、奉节),四川(都江堰、米易、盐边、隆昌、乐山、峨边、峨眉山、丹棱、屏山、开江、雅安、天全、芦山、泸定、西昌、德昌、会东、普格、布拖、冕宁、雷波),贵州(凤冈、习水、赤水、仁怀、江口、德江、沿河、松桃、兴义、兴仁、望谟、册亨、安龙、凯里、黎平、荔波、独山、罗甸、三都),云南(昆明、宜良、江川、澄江、腾冲、丽江、景东、景谷、镇沅、孟连、凤庆、镇康、双江、楚雄、蒙自、屏边、金平、河口、砚山、麻栗坡、西双版纳、景洪、勐海、勐腊、大理、潞西、怒江),西藏(聂拉木、墨脱),陕西,台湾(台北、苗栗、台中、南投、高雄、屏东、台东),香港,澳门